最新消息
news

生農學院舉辦「氣候變遷與生態之媒體傳播策略論壇」

聚焦氣候變遷議題成為地球降溫的實踐者與傳播者

 

        地球暖化日益嚴重,氣候變遷引起之環境災難,威脅人類的生存與安全,甚至衝擊農業生產與糧食安全,生農學院特於11月27日舉辦「氣候變遷與生態之媒體傳播策略論壇」,聚焦氣候變遷議題成為地球降溫的實踐者與傳播者。

 

        生農學院為執行教育部「生醫產業與新農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 A類「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學產研鏈結人才培育計畫」,連續第三年年度計劃期程之新農業產業創新教學課程已接近尾聲,除了創新課程之外,針對跨領域之創新傳播課程,亦在第一年舉辦「農業傳播論壇」,第二年舉辦「跨域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值此地球暖化日益嚴重,氣候變遷引起之環境災難,威脅人類的生存與安全,甚至衝擊農業生產與糧食安全,要如何因應與調適,因此今年特別舉辦「氣候變遷與生態之媒體傳播策略論壇」。

來自校內外、各界人士參與踴躍,論壇圓滿結束。

 

        論壇邀集政大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徐美苓談「氣候變遷的傳播-從國際到台灣」、中央研究院氣候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副主任許晃雄演講「全球暖化的理與盲-媒體播的挑戰」、氣象達人彭啟明以「氣候無國界—氣候變遷傳播的發展與應用」為題分享國際氣候科學傳播、聯合報新聞部深度內容中心組長鄭朝陽分享「環境暨生態深度報導規劃與傳播策略」、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執行長阮淑祥以「生態文明與建設性新聞」為題探討生態傳播與氣候變遷議題。

由左至右:論壇主持人林如森、計畫主持人蔡明哲、氣象達人彭啟明、政大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徐美苓、生農學院院長盧虎生、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執行長阮淑祥、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晃雄、聯合報深度內容中心組長鄭朝陽。

 

        此次論壇講題多元、內容豐富,引起很大的迴響與激盪,論壇在最後議程由台大生農學院院長盧虎生主持「綜合座談」,與會來賓發言踴躍。盧虎生盼大學生培養跨域能力,聚焦氣候變遷議題,成為地球降溫的實踐者與傳播者。

盧虎生盼大學生培養跨域能力,聚焦氣候變遷議題,成為地球降溫的實踐者與傳播者。

 

        面對氣候變遷的緊急危難,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執行長羅國俊在貴賓致詞時期許媒體發揮擺渡人角色,把專業難懂的氣候議題讓民眾有感,進而喚起民眾意識,促成正向改變。他說,最近鬧水荒,民眾對氣候變遷議題應更有感,聯合報對環境及氣候變遷議題長期關注,但全球升溫事態緊急,媒體報導喚起民眾意識參與減碳更重要,未來要更善盡擺渡人角色,將左岸的氣候專業問題轉譯、擺渡到右岸給一般閱聽人理解,促成改變的公共化力量。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執行長羅國俊期許媒體發揮擺渡人角色。

 

        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執行長阮淑祥說,記者就像蜜蜂,四處採集花蜜,也是糧食生產必要的媒合角色,在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記者是關鍵物種,絕不可以消失」。

阮淑祥強調記者是關鍵人物,不可以消失。

 

        政大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徐美玲則表示,以往的平衡報導方式不足以改變氣候變遷等問題,媒體必須發揮策動改變的積極角色。氣象達人彭啟明建議媒體要更懂得新科技敘事方式,讓民眾更有感。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晃雄說,媒體傳播氣候變遷議題可朝專業分眾方向規畫網頁、粉絲團,藉由培養粉絲,讓減碳議題被廣泛接受。

徐美苓表示在氣候變遷議題上,媒體必須發揮策動改變的積極角色。

許晃雄以學術專業角度提供媒體報導方式建議。

彭啟明強調自媒體的重要性,並建議媒體要更懂得新科技敘事方式,讓民眾更有感。

 

        此次論壇主辦人兼主持人生傳系老師林如森表示,舉辦此次論壇主要目的是要結合產學研一起探索跨域傳播(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之理論與實踐,藉由媒體傳播策略,透過各種管道(channel)傳遞給閱聽大眾(audience),以期改變他們的認知、態度與行為,進而促使環境、生態永續發展與社會變遷。

林如森表示,論壇主要目的是要結合產學研一起探索跨域傳播(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之理論與實踐。

 

        「氣候變遷與生態之媒體傳播策略論壇」由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動植物農業產業創新教學推動中心、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農業經濟學系主辦,聯合報系願景工程、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財團法人清潔生產與區域發展基金會協辦。

下午場的綜合論壇由盧虎生主持,與五位講者對談。

On ecology and climate change- media communication strategy forum

 

        地球暖化日益嚴重,氣候變遷引起之環境災難,威脅人類的生存與安全,甚至衝擊農業生產與糧食安全,生農學院特於11月27日舉辦「氣候變遷與生態之媒體傳播策略論壇」,聚焦氣候變遷議題成為地球降溫的實踐者與傳播者。

 

        生農學院為執行教育部「生醫產業與新農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 A類「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學產研鏈結人才培育計畫」,連續第三年年度計劃期程之新農業產業創新教學課程已接近尾聲,除了創新課程之外,針對跨領域之創新傳播課程,亦在第一年舉辦「農業傳播論壇」,第二年舉辦「跨域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值此地球暖化日益嚴重,氣候變遷引起之環境災難,威脅人類的生存與安全,甚至衝擊農業生產與糧食安全,要如何因應與調適,因此今年特別舉辦「氣候變遷與生態之媒體傳播策略論壇」。

來自校內外、各界人士參與踴躍,論壇圓滿結束。

 

        論壇邀集政大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徐美苓談「氣候變遷的傳播-從國際到台灣」、中央研究院氣候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副主任許晃雄演講「全球暖化的理與盲-媒體播的挑戰」、氣象達人彭啟明以「氣候無國界—氣候變遷傳播的發展與應用」為題分享國際氣候科學傳播、聯合報新聞部深度內容中心組長鄭朝陽分享「環境暨生態深度報導規劃與傳播策略」、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執行長阮淑祥以「生態文明與建設性新聞」為題探討生態傳播與氣候變遷議題。

由左至右:論壇主持人林如森、計畫主持人蔡明哲、氣象達人彭啟明、政大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徐美苓、生農學院院長盧虎生、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執行長阮淑祥、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晃雄、聯合報深度內容中心組長鄭朝陽。

 

        此次論壇講題多元、內容豐富,引起很大的迴響與激盪,論壇在最後議程由台大生農學院院長盧虎生主持「綜合座談」,與會來賓發言踴躍。盧虎生盼大學生培養跨域能力,聚焦氣候變遷議題,成為地球降溫的實踐者與傳播者。

盧虎生盼大學生培養跨域能力,聚焦氣候變遷議題,成為地球降溫的實踐者與傳播者。

 

        面對氣候變遷的緊急危難,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執行長羅國俊在貴賓致詞時期許媒體發揮擺渡人角色,把專業難懂的氣候議題讓民眾有感,進而喚起民眾意識,促成正向改變。他說,最近鬧水荒,民眾對氣候變遷議題應更有感,聯合報對環境及氣候變遷議題長期關注,但全球升溫事態緊急,媒體報導喚起民眾意識參與減碳更重要,未來要更善盡擺渡人角色,將左岸的氣候專業問題轉譯、擺渡到右岸給一般閱聽人理解,促成改變的公共化力量。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執行長羅國俊期許媒體發揮擺渡人角色。

 

        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執行長阮淑祥說,記者就像蜜蜂,四處採集花蜜,也是糧食生產必要的媒合角色,在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記者是關鍵物種,絕不可以消失」。

阮淑祥強調記者是關鍵人物,不可以消失。

 

        政大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徐美玲則表示,以往的平衡報導方式不足以改變氣候變遷等問題,媒體必須發揮策動改變的積極角色。氣象達人彭啟明建議媒體要更懂得新科技敘事方式,讓民眾更有感。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晃雄說,媒體傳播氣候變遷議題可朝專業分眾方向規畫網頁、粉絲團,藉由培養粉絲,讓減碳議題被廣泛接受。

徐美苓表示在氣候變遷議題上,媒體必須發揮策動改變的積極角色。

許晃雄以學術專業角度提供媒體報導方式建議。

彭啟明強調自媒體的重要性,並建議媒體要更懂得新科技敘事方式,讓民眾更有感。

 

        此次論壇主辦人兼主持人生傳系老師林如森表示,舉辦此次論壇主要目的是要結合產學研一起探索跨域傳播(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之理論與實踐,藉由媒體傳播策略,透過各種管道(channel)傳遞給閱聽大眾(audience),以期改變他們的認知、態度與行為,進而促使環境、生態永續發展與社會變遷。

林如森表示,論壇主要目的是要結合產學研一起探索跨域傳播(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之理論與實踐。

 

        「氣候變遷與生態之媒體傳播策略論壇」由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動植物農業產業創新教學推動中心、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農業經濟學系主辦,聯合報系願景工程、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財團法人清潔生產與區域發展基金會協辦。

下午場的綜合論壇由盧虎生主持,與五位講者對談。

回上頁